既然莫名其妙地,突然我的版變成電影介紹跟心得分享版(果然是個該寫的話題都已經寫完,即將江郎才盡以及生命開始無新鮮事的預兆),那就再來分享兩部跟同志話題有關的電影好了。

聖誕節前沒幾天跟匈牙利先生租了2005年的新電影Partner(s),描述一個跟同志為好友/室友的異男Dave,兩人陰錯陽差被誤會為同志couple,而讓職業為律師的Dave在工作上得到了大案子跟promotion的機會。面對難得機會,Dave決定跟室友Chris討教如何當Gay,為了爭取事業上成功的機會而以同志的身分在職場中正式“出櫃“,結果引發另一位爭合夥人位置且之前跟Dave有過一段性愛關係的女同事之間的戰爭。

片子是標準的好萊塢類型電影,中間有不少幽默的對白,明明就深知Dave不是同志的Katherine用盡各種方法試圖拆穿整場騙局,卻發現自己的搞鬼讓Dave的出櫃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認為他“勇敢“又“誠實“。

中間Katherine有段話挺發人深省:為什麼就因為他對大家出櫃,他就突然變成了“it“boy?!我工作到發狂,最後如果我拿到那合夥人的位置,大家了不起給的評語會是:“She has a nice ass!“

時代輪轉,大家對勇於出櫃的人通常極為兩極,要不是捧為“勇敢又誠實“的英雄而突然更為親近,要不就是表面上和平但背後私底下跟你相處覺得尷尬萬分甚至想保持點距離。跟女人一樣,表面上得到了equally treatment,不過如果有招一日有成就時,不過就像女人會被說“她的屁股翹,身材好,迷倒了上司“或甚至“那個死賤貨升遷一定是睡來的“,同志也還是會得到“不過利用identity得到保障名額罷了“之類的評語。
不過今天故事中故意讓這樣的評語,來自一個跟同志競爭的女人而已;讓minority槓上minority,人性惡劣的一面還是因自身的利益而當場無所遁形。

當然,電影片中的同志身分是假,情況是有一點點不同。

Partner(s)中間算是用幽默的方法帶到了這些點,不過片子算是標準的好萊塢型的浪漫喜劇,所以感覺連片尾結局跟橋段都可以預測的到,是一個小小比較失去驚喜的部份。
但對於這樣的故事,倒令我想起了另一部法國電影“Le Placard/ The Closet“。

2000/2001年出版的“Le Placard“,意外地,隨手google了一下,可惜不但中文電影介紹幾乎是0,甚至還有非常負面的評價。
這一來讓我大大訝異,以為台灣愛看“美國以外國家電影“的人尤以法國電影為最,同時,也少見到講得難聽至極的影評。而更重要的,難聽的影評,更讓我最直接的心裡衝擊就是--文化的顯著差異(同時也跟社會有關,下面會詳細說明)。


Le Placard基本上是另外一齣“話題圍繞在同志上“的喜劇(所以大概算是“廣義“下的同志電影),有點像另一部大概三年前發行的阿根廷電影那樣,男主角並不是同志,卻因為某些理由必須以同志身分活著;而那部我忘記名字的阿根廷電影是因為男主角愛上的女人誤以為他是gay,Le Placard的男主角卻是為了保有工作而故意要當gay。

話說整個人生都很無趣,有個離了婚不願意見他的老婆跟不想甩他的兒子,Mr. Pignon孤單的人生還面臨了即將被裁員的命運。
而當他剛搬來的隔壁鄰居聽說Mr. Pignon在廁所裡不小心聽到自己即將裁員的事,便以他自身的經歷,“建議“Mr. Pignon寄內含移花接木、假造人在gaybar的匿名信給公司,讓公司散播自己是gay的謠言,如此就能讓不想被人貼上“歧視“標籤的公司不fire Mr. Pignon。

然而,當謠言一傳開,有真正恐同的人事經理、有待在同一辦公室慧眼拆穿照片裡那又粗又結實還有刺青的人並不是Mr. Pignon的會計部經理、有想一心想把他給開除但又擔心恐同流言對公司不利的CEO,還有片中“暗指“也在衣櫃裡、想出招惡整有恐同問題的人事經理的其他同仁們,整片當然也就精彩了起來!!


當不是同志的Mr. Pignon,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結果被製作保險套的公司硬推上Gay Pride,而頭戴著自家公司生產的保險套在Pride Prade花車裡宣傳給兒子從電視轉播看到後,Mr. Pignon跟前妻以及原本不理他、把他視為無趣的廢物的兒子的關係,也開始轉變。

法國人用法國人特有的詼諧,反應了一些社會狀況以及大眾的行為。從Mr. Pignon的鄰居二十年前因同志身分慘遭開除到二十年後Mr. Pignon因同志身分而保住飯碗,到同事內部各種不同的反應,以及自己的前妻與兒子的反應,解讀了社會大眾對同志either恐懼或排斥,或莫名地因此感到驕傲或鼓勵,或因此而親近了起來(如女人對男人因其同志身分而突然地感到親密)。不管是真心討厭同志或喜歡同志,是因社會“要求你接受“但實質其實還是有歧視與不平等對待與態度或是“真心的接受“;這一個人表態“是或不是同志“,被人遭受的對待卻明顯的不同,被導演用很有趣的方式點了出來。

影片最特別的是電影網羅了幾個首驅一指的大頭演員,如演出人生無趣最後裝gay保住飯碗的Mr. Pignon的Daniel Auteuil、有恐同但卻被CEO警告不准表現出來又被其他gay colleagues惡整的人事經理的Gerard Depardieu、惡整人事經理的Thierry Lhermitte,以及為了揭穿整個fraud卻意外變成別的結果的會計經理的Michele Laroque。


看見國內中文對此片的惡評給嚇壞的我,深深對惡評中認為“衣櫃“一片在低級地用恐同的角度描寫與醜化同志以及刻板印象以作為笑點的反應,持完全相反的看法。

甚至,我以為,有這樣的影評,很可惜地更反應出台灣社會的環境,還停留在那種電影裡的鄰居在法國二十年前才會發生的“在公司現身出櫃或表明自己是HIV+可能遭受排擠甚至慘遭開除“的事。

而可惜的還不在這邊,更可惜的,是生存在這樣環境下的同志,把這類的笑話或不同方式呈現去反應一些社會狀況的點,認為是惡質三流的搞笑片、是恐同醜化同志之類的象徵的評語。
這對我來說像是國外十年或二十年前的“運動型“那個generation的同志,或,像那種簡直有如女性主義者爭求任何東西都要“女男“平等的可笑與可悲現象,並沒有兩樣。(這個部份我解釋不好,相同觀念或觀點請看草莓的文章:http://www.wretch.cc/blog/justcrystal&article_id=2806594)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這些人是“假同志“,但時代不同,運動或思想,的確也該有不同;而也就是如此,我看到的中文影評讓我深深感到訝異與遺憾,台灣的環境到現在還是這樣。
也同時就是因為這樣,同志的行為表現跟思想,才會這樣地跟國外有出入。(當然,並不是他們的錯,但就是感到遺憾。

這就像美國廣大的中西部保守人士的無知跟封閉,到現在還覺得同性戀是病是噁心,到現在看到黃皮膚的人還像是看到熊貓或尼斯湖水怪一樣的稀奇般地瞪著你。真的說是他們的錯嗎?大概其實也只能說是遺憾一樣吧!
但,仍然有或多或少,就如同到現在還有可以讓草莓寫成那樣的女性主義者,不知讓人是該笑還是該哭一樣的感覺。p.s而奇特的是,在台灣下這類的運動者,或許因為同為弱勢團體的關係,常跟激進的女性主義或性別研究給搞在一起;國外基本上這些通常是各執其政。)


不管要不要把Le Placard當同志片,我認為這是一片很有水準,用喜劇以及紮實的演員,用輕鬆的方式引人入勝,甚至更重要的,引非同志大眾的興趣而進電影院,看完電影,卻“有可能“激發人在日後有碰到類似情形,給予多思考一下,或甚至自己反省自己行為的好電影。

畢竟,如果把這部片當同志片,同志片不該只是悲情,在告訴“非我族類“我們被欺壓的苦哈哈大家都想跳樓之餘,怎樣讓這些“逼我們跳樓“的人用他們的雙腳踏入戲院去看“為何你想自殺“,然後之後想想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也是社會體制或群眾力量下的那個儈子手,這樣的電影,絕對要比陰森森黑漆漆苦兮兮的電影,來的有更多的正面意義。

否則,同志片只是同志拍給同志看,不管是反映事實真實人生的悲,還是刻意的搞笑給同志歡樂博君一笑的電影,除了電影不管是藝術意義或娛樂性質的意義外,對社會或運用這些其他資源下,又有什麼意義呢?


相較之下,我會推薦第二部電影,不過第一部Partner(s)有那短暫主演“Coupling“的美國電視版(播沒三集就不幸被腰斬了)的Jay Harrington,有機會還是可以去錄影帶店租一下!

畢竟,有如Jay Harrington可以讓我從頭到尾對著一起看電影的匈牙利先生說“He IS cute!“(真的!還是該用Capital寫的Q!!讓人想咬一口...),那種擁有可愛優質的臉蛋、性感的身材又散發出讓人無法抗拒的魅力氣質、讓人口水流不停的男演員並不多(真是可惜美國人不接受coupling,要不然美國版的演員是女的美男的帥,英國版的演員則簡直每個都像豆豆先生...)。


最後講回職場identify,現實生活中的同志,大概就如女人的成功也可能會被建築為“跟老闆睡過“的流言一樣,得到各種的耳語或忌妒的壞評。
只是,忌妒與八卦畢竟是人的劣根性。真實成功的女強人,會在乎這些不上道的流言嗎?恐怕不。從台鐵的殷琪到sex and the city的Samantha,我想沒人會在乎各種無聊的流言耳語吧!所以,似乎也沒有必要為了這些而放棄自己的identity。

除了針對GLBT市場進行廣告,美國已經不少頂尖的公司有行之數年的diversity recruiting program,專為鼓勵有色人種或GLBT等少數族群應徵工作,甚至,還有機構年年為MBA學生舉辦各種會議,舉辦各種panel暢談從“職場中(或interview時)該不該出櫃“、“Gay marketing“到“GLBT市場版圖“、“某同志channel(ex:bravo, out TV)未來IPO的可能性“等等。而這些會議上同時舉辦的job fair,參加的公司從top consulting firms、investment banking、consumer product guru到各種其他專業領域的公司陣仗排開,你會以為到了top5 MBA的校園徵才。

這些公司贊助這些活動在五星級飯店舉辦的所有費用,鼓勵大家“be yourself“,鼓勵大家用自己的“真面目“加入這些公司去工作。

當然,要到完全沒有歧視、那種“I don’t care you’re gay or straight“的日子還要一段時間,但在那之前,我自己是認為Be yourself可能還是最好的polic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snven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