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愛媽媽煮的一道菜--羅宋湯,那洋蔥跟牛肉在紅紅的湯頭裡面喝來格外好吃,不過,要不是一直到了dating來自東歐的匈牙利先生,加上去趟歐洲大半年,跟俄國朋友一起煮飯後,吃到了真正的羅宋湯,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原來羅宋湯是另一個化入中國後被中國人(這邊聽說是廣東人)改變地慘不忍睹的“最不成菜形“的一道菜!!

據大陸網站上說,羅宋湯在大陸的盛行是到了清末慈禧太后吃到了,問隨從這是什麼湯,隨從回答這是羅宋人喝的湯,就此“羅宋人(Russian)喝的湯“就這樣地變成“羅宋湯“,也就成為這道菜在中國的“譯名“了。
(類似典故詳見: 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3-21/8/705916.shtml)

Borscht事實上唸起來有一點點像“布希“,不過在我越是出國後越是對很多的中譯感到神奇,尤其是對香港人的中文翻譯更是常感到離奇的不可思議後(註一),對”SCHT”這種不大容易讓中國人發出來的讀音而有這樣“繞個彎“成就的翻譯名詞,也只能說是見怪不怪了!

菜名被翻譯地整個扭曲也就算了(想想哪道菜如果因為中文發音實在難發,譬如宮保雞丁的“宮保“,而從此被取名為“中國雞“,或金針湯變成“中國湯“,被傳回中國不知道是會被笑破大牙還是讓人根本啼笑皆非!),對於為什麼整個食材都嚴重地被改造,我只能說是歪著頭都永遠想不透!!


Borscht的湯頭其實不但紅,且甜。而那紅透透的顏色來自一種被大陸北方翻譯成紅甜菜的roots類型蔬菜--Beets,甜味也更來自Beets天然的甘甜。被中國整個改造成紅番茄後只能說是取其皮毛而取不到精華,拿到了紅色,卻失去了整個味道。唯一可以被比較合理的解釋是:Beets原則上生長在高緯度,所以中國北方還找的到,到了南方就不容易找了。--但是,這樣被活生生給“改良“的吃法,和你在國外看到洋人搞不清楚狀況什麼菜上來,不管是炒飯炒麵或稀飯,是水餃是河粉還是什麼,通通二話不說先淋上一堆醬油,又有什麼不同呢?
一道“羅宋人都會做會喝的民族菜“,簡直像是被鞭尸一樣地被中國人改的不成菜形,只能說是嗚呼哀哉。(註二)



講了這麼多,我們快來說做法!因為真正的Borscht中的牛肉濃味來自熬牛骨的高湯,做法挺複雜(要一再過濾),現代人直接用湯塊或罐頭代替,我們這邊就用最簡單懶人/笨人的簡易做法:


材料:

1. 6到7顆Beets切絲(在台灣的人請上天母找罐頭,用一到兩罐)
2. 2顆大顆洋蔥,切絲
3. 4根紅蘿蔔,切丁
3. 1個高麗菜(cabbage),切絲
4. 4個牛肉精塊(像康寶雞精塊那樣的東西)
5. 半杯白酒
6. 4個potato
7. Sour cream


做法:

1. 除了6跟7之外通通倒入大鍋,加入兩公升的水(8杯),中火煮沸後轉小火煮30分鐘(或到蔬菜都軟/爛了為止),撒上一點parsley。
2. 另準備一鍋水,把potato去皮後切大丁,煮到軟為止。
3. 呈盤時把煮軟的potato挖兩匙然後呈湯,佐以濃濃的sour cream,配麵包當正餐吃。


訣竅:

1. 因為用的是湯塊代替,其實通常已經夠鹹(通常500cc配一塊湯塊),如果口味比較重的人可以稍微再加一點鹽分。
2. 其實牛肉甚至是optional,Borscht的重口味來自牛骨高湯湯頭,而非牛肉本身,如果要加牛肉,則方法類似前兩篇的牛肉麵,改先煮肉,去血水跟漂浮物後換鍋另外煮約40分鐘至一小時,才把蔬菜通通丟進去煮20分鐘。
3. 注意potato永遠是另外煮,以免軟爛後砸了湯頭(變成你不想要的濁,而非濃稠)。
4. 如果人在國外可以加買Celeriac, aka Celery Root (有些地方還是直接叫Celery),根狀/球狀的那種,同樣爆成絲後下鍋煮,會更道地。(台灣大概不大可能找的到就免了∼)
5. 自始至終,你看不到“紅番茄“出現在食譜上。事實上整個東歐地區隨著地域的不同,Borscht的配料多少有差異,有些地方除了牛肉甚至改放豬肉或雞肉,也同時的確有佐以“一點點“番茄的(據說是烏克蘭地區,其他從波蘭一路延伸到整個蘇俄,cabbage/potato/carrot等配方稍有增減,甚至有放入mushroom的),但比例上近乎“可有可無“那多不到一兩粒的狀態(畢竟番茄是酸的哪!Borscht該是像以前介紹過的南瓜湯或squash soup呈瓜/菜本身天然的甜味,以番茄為主甚至要番茄去“上色“的湯根本應該改名為“番茄湯“或“番茄牛肉湯“!!)。
6. 真正的Borscht極為香濃,而濃的祕方在加入奶油跟麵粉炒成麵糊後加入湯裡攪拌開讓湯濃稠,不過這個不是入門家容易做到的(either是炒麵糊時就炒焦了,要不就是混進湯裡怎樣攪都攪不開∼),時下不大會煮菜的年輕人也當然不會這樣做,多用鮮奶油或是sour cream替代了事(但味道差很多就是)!
(同時前面已經說過這邊介紹簡易做法,否則其實蔬菜要先用奶油炒過,尤其洋蔥得炒軟至半透明金黃色,再依次加入其他蔬菜翻炒過,最後才加入已經燉好的牛肉湯,因為炒過只要用小火再煮10~15分鐘即可)


後記:

1. 其實Borscht如前所說,在東歐是很民間的菜餚,也同時甚至,如我們所知,以往的東歐因共產制長期以來就是貧困,所以Borscht事實上可以說是“雜菜湯“,就家裡有什麼就通通往裡面丟(阿那些地方就生產beets/carrots/cabbage等便宜的蔬菜∼)。另外其實這道菜有冷熱兩種,今天介紹的是熱食,冷食配方跟煮法有異,不過通常亞洲人不愛吃冷食,冷的湯吃起來像是吃過期冰箱隔夜菜,甚至像餿水(都講成這樣就代表我也不愛),所以我想我應該不會去介紹冷食法。(匈牙利特殊的冷湯比冷的Borscht更可怕,裡面有各種水果,又加上sour cream等東西,簡直就像嘔吐物,食物的難看相直逼“鹹豆漿“∼)

2. 不過不管是因為怎樣而來的食物淵源(不管是貧賤也罷),我是覺得把人家給從頭到尾的精華給改掉了,真的是一件罪無可赦的事情(前面已經說過洋人吃醬油的比方了),因為根本就像道聽途說最後貓在鋼琴上昏倒了那樣傳到後來整個都twisted了,傳到後來根本已經是四不像。

而更不可思議的是在我發現這“羅宋湯“的由來後,很好奇地開始回頭找網路上“中國羅宋湯“的做法時,看到了不少在網路上寫的自己像是行家或是拍胸脯說自己家的“配方“做出來的羅宋湯最“道地美味又好吃“,而裡面不但加的不是新鮮番茄,還是加“番茄醬“,或甚至有“番茄醬、甜辣醬跟海山醬還是辣醬“之類的三醬混合的做法,這讓匈牙利先生或我的俄國朋友聽到只有吐血身亡的可能,就已經不只是罪無可赦,而是大逆不道應該直接打入地獄了∼
(可惜當時沒有bookmark那位小女生的網頁,今天無法貼上來讓大家眼睛一亮一下,知道台灣有這樣的“奇女子“用甜辣醬做“羅宋湯“!)

想想看如果有個餐廳拿番茄醬做義大利肉醬麵,或更絕的拿甜辣醬來作pasta,又或外國人要勾芡或做什麼白醬的中國菜,因為無法取得材料拿他們有的美乃滋代替只為了取得白色,你覺得呢?


3. 撇開前面已經說過,“唯一“可以讓我們“自圓其說“的理由是紅菜並不生長在緯度低的地方,不過,這並不足以解釋從北京到台灣到香港的“羅宋湯“都改用番茄,甚至是“番茄醬“來作湯。北京緯度夠高了吧!?打從傳入開始就沒道理去“改良“。(所以網路上有資料說是香港人/餐廳改的)
再者,番茄醬是加工物,如果可以買到加工物,就也可以得到甜菜罐頭,番茄醬的歷史有多久,相信甜菜成罐頭的歷史就有多久。從慈禧太后到今天(或是網路上認為的俄國二月或十月革命後俄國人流亡到中國開餐館讓中國人大愛這個紅通通的濃湯才成為百姓家裡也煮的湯),也不過百年歷史,甜菜作成罐頭的歷史絕對是遠遠的超過。

所以我還是認為整個解釋得說是中國人的差不多原則,以及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從煮個菜到商業上,自以為這邊偷一點那邊換一點,偷工減料或換個小零件,東西並不會差多少(所以就是“差不多“),事實上結果根本就是天南地北的南北極之遙,根本風馬牛不相及變成兩種不同的菜,或兩種不同的商品,或兩個完全不會相等的結果。
而甚至,最後積非成是的結果,是沒有人知道來源,沒有人知道對的是什麼,或東西該是怎麼樣子。

講的難聽點的,我們自以為的小聰明,最後吃在嘴裡的這人家外國來的湯,豈不是有如“國王的新衣“,自己關起門來看得爽吃的爽用的?相信講出去沒有一個“羅宋人“會承認這是“羅宋人喝的湯“!!!
(得到的反應應該會如我的俄國朋友:“我的媽媽咪呀!你們中國人把我們的湯變成什麼了?!!!“)
這跟日本人的“和風洋食“,如電視冠軍裡面那要人用cheese做日本菜,把cheese放入湯裡或裹入麵衣的改變,壓根就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兩種不同的道行,也跟“創新“或“改良“是壓根就扯不上半點邊。


一個小小的羅宋湯,讓我深深感到中國人的卑微與遺憾...


p.s 圖片來自網路,你覺得看起來像是你平常喝的“羅宋湯“嗎?



上圖為Beets,特別讓台灣的讀者看看這所謂的“紅甜菜“到底長什麼模樣。
至於國外的讀者,你在超市看到這小小長得像蘿蔔卻又紅通通的搞不清楚到底是什麼蔬菜,從不知道該怎麼煮也沒打算問清楚或買回家試試看的這個,就是用來作“羅宋湯“的Beets啦!!

我從舊金山到Boston,從多倫多到歐洲到處超市都看到過,相信只要是在國外的朋友是不會找不到的!!下次有機會去超市再仔細瞧瞧吧!(當然最希望是讀者下次就買回家自行試試看再來報告正牌湯如何啦!)


另外下圖為Celery Root (Celeriac),以前在台灣時幾乎沒看過,我想大概是都丟掉了。有機會買來煮湯試試看吧!(最下面的那種歐洲人還會拿來作沙拉涼拌吃,據說有壯陽功能!! -- 愛吃冷食沙拉的荷蘭人甚至有賣直接作好一小罐一小罐的,難怪傳說中荷蘭人都這樣的“勇猛“!!:p)





註一: 通常最多翻譯的大概不外乎是地名人名或食物等,不過當你發現草莓可以是“士多啤梨“(聽來像一種水梨∼),Montreal可以變成“滿地可“(不知為什麼聽來像是被成吉思汗征討征服過的一個城市∼),多倫多裡的華人集散大鎮Scarborough會變成“世嘉堡“(聽來像是某個城堡∼),說真的,“羅宋人喝的湯“其實已經不會太奇怪了∼∼

註二: 所以我是怎麼發現的呢?我還是跟俄國朋友煮飯時,很天真高興地跟人家說,“這道菜跟我們一道中國菜很像耶!!只是我們用的是番茄!“等到後來有天心血來潮google一下,才發現這羅宋湯“正是“給中國人給“改良過“的Borsch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snvenus 的頭像
    marsnvenus

    火星與金星的連線

    marsnven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