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很久以前曾經在BBS上看過網友討論移民或出國唸書的原因,其中有人誠實地說他移民最主要的理由是因為他是gay,覺得在台灣備受打壓之外家人也無法面對,所以與其被逼婚過著欺騙人的生活,還不如逃到國外去。

不過事實上,國內總有一種月亮是國外來的圓的錯誤觀念,真要說外國比台灣開放很多,其實也是要看地方,甚至,即使是比較大的都市,真的在職場中會願意隨便出櫃告訴同事你是gay而同事就都能夠接受的,其實也只限於少數的幾個領域。

大體說來,我覺得還是跟主要同志擅長或產業中比較多同志的那些領域,才真的是比較能接受的。而這說到頭來就又有點像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我們無法得知到底是因為這些領域比較開放所以能夠容納不同的族群,還是因為本來就是同志們的才華比較多在這些領域中表現出來,所以這些領域中因為早就是陰盛陽衰妖氣瀰漫而自然容易接受同類。

如我以前買過的Gaydar一書指出幾個同志常從事的行業,諸如舞蹈廣告健身教練室內設計師與空少等等,大概比較算是能夠接受同志出櫃的行業,其他如果真要說比較死板板的律師會計師或一般商業科學領域,你真要說國外開放,恐怕也不盡然。


再說到居住,國外幾大城市的確因為有同志主要活動的區域而讓人覺得好像的確那邊比較適合我們生存,如紐約有格林威治,舊金山有卡司楚區,洛杉磯有西好萊塢,但問題是,等你到那邊一看,才知道其實這些區域其實都小的可憐。

雖然當然比起台灣來說我們比較沒有這樣一個明目張膽屬於我們自家人的區域,但台灣每個城市那些零星的同志集散地加一加,其實恐怕不見得會比國外這些地方要少到哪去。
甚至,就假設台北的西門町整個區域都變成我們的同志區,要你就住在這樣狹小的區域裡,生活範圍就在這些地方,你要還是不要?


而說到外國人的接受程度,其實以美國來說,也是這幾年來因為電視影集的關係才讓同志的話題慢慢浮上台面。這當然必須歸功於越來越多的同志影集,不管是從前只有裡面插個花安排一兩個同志角色的影集還是到近一兩年來大紅特紅的queer as folk或queer eyes for the straight guys,都慢慢地讓美國人知道同志其實跟一般人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

不過問題是真的認真的檢視這些影集的話,這幾部影集紅歸紅,他們所屬的頻道是可以說是以差異化異軍突起的Bravo TV,但問題是可不是每個家庭都擁有這個頻道的。
換言之,真的要看社會接受程度,還是必須以有如我們三台的NBC等電視台,是否敢在他們的黃金時段節目裡安插過於露骨的同志角色來作為衡量指標,而不是看好像好萊塢或報章雜誌有多少這些影集的報導。

於是,答案其實是否定的。

我們拿才今年榮獲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的電視影集Will and Grace來說,縱使現在在美國該影集已經堂堂進入第六年,這部紐約女設計師跟男同志律師作為室友,標準描寫美國大都會這種年過三十沒結婚的職業女性跟最好的朋友一起住而這好朋友剛好是gay的影集,已經成為同性戀與異性戀最愛的影集之一(播映時段是六人行之後),裡面的男主角男配角,幾乎從來沒有“真正的“跟另外的男士很認真的有過約會或其他更深入的進展,或說手牽手甚至接吻的畫面出現在這些影集裡。劇情總是點到為止,頂多有一些雙關語的笑話(不過是真的很好笑!)。
原因並不是他在描寫同志圈的混亂(真要說Queer as folk才真的是同志圈淫亂瞎搞的代表作),而是在考量美國絕大多數的收視觀眾後,電視台不認為美國民眾可以接受男人跟男人牽手或甚至接吻的鏡頭出現在閤家觀賞的電視台上。所以即使是約會場景,都是餐廳吃飯或公園散步,幾乎不會出現更深入的畫面。

有任何那些露骨劇情的電視影集,也因此一定出現在比較小眾需要另外付錢的頻道,諸如HBO或Bravo,而無法出現在NBC等全國聯播的電視台上。


所以真要說外國比較開放,不如說是因為在一般人會想移民的幾大城市都是那種可能接受程度稍微高一些,且因為特殊區域(a.k.a: The Village)似乎還是多上一些,所以感覺好像這些出國移民的人,也都比較容易地交到一堆gay friends,就這樣而已。

然而事實上,交不交的到好朋友,我想以台灣早期的公園式交友跟pub傳紙條活動到現在的網路交友,嚴格說來似乎不具備太大的差異。因為人在國外要交這些同志朋友,也還是要上專門的夜店到三溫暖或是網路徵友,其實仔細一想還真的是沒有太大不同。

畢竟,國外也並不是像你在電影上看到那樣,隨便走在路上就有帥哥打量你,然後走過來遞名片交換電話的。這種事情,一離開同志村,幾乎就不可能會發生。


最後,是否有歧視問題,事實上當然還是有的,且台灣似乎不過是那種私底下的八卦型以及排擠你就算了,到了國外,可是直接用打的!

Queer as folk第一季其中有一幕是主角的車子被噴漆噴Faggot然後還有被路人打,我一個朋友也在幾個月前走在路上,可能因為穿著的關係,就被經過的車子丟垃圾並比中指大罵faggot然後呼嘯而過。


去年有一期的Vanity Fair裡面針對幾個gay影集做討論,其中我最欣賞編輯寫的一段話:其實美國電視史上,最gay的影集是Friends!
原因可不是大概在第二季左右的時候曾刻意安排Chandler跟Joey有過些曖昧與暗示的橋段,而是“三個大男人沒事就在coffee house hanging out,還我分你一口蛋糕你分我一口餅乾的“,“還有比這樣更gay的life style了嗎?“
雜誌已經是去年看得,詳細語句是不大記得,但大意大約就是這樣。

也所有有趣的是,要是沒有人這樣點出來,其實大概沒有人會特別去想到或討厭這部影集,但要是把他說出來,可能就會很多人開始覺得:Friends的確是有點娘娘腔而心存芥蒂了。

其實說實話,美國人是虛偽的,他們表面上有法律規定不能歧視,所以可能即使不打你,對著你笑笑,其實心裡卻老實地罵著“你這個死gay!“,所以也才會有Ally Mcbeal或電影“費城“那種員工被裁員結果員工告上法庭說認為是因為性向或種族的關係,所以裁員才裁到他頭上的例子,但問題是,公司有千百種不要你的理由,只要佔得住腳,現實會怎樣判,可不是always都像電視電影那樣美好的!

而雖然比起那種群架式的圍毆這種公然羞辱你的方式,我朋友遇到的已經只是小case,但從這邊可以再說明真要想移民國外,千萬別只聽人家說說故事,或旅遊時覺得人家的pub好玩,或走在卡司楚街上自己阿花式地覺得好像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就馬上決定出國唸書或移民,都是很不智的!


大概兩個月前有個網友問我說,他有個朋友申請到我的學校,想知道一些這邊的狀況,以及這邊的gay life,然後問我願不願意直接把我的email給pass過去給人家?
這件事除了讓我當場對這個網友相當感冒(不過理由以後的文章再寫!),我更當場斷然拒絕這樣的要求。

我的理由是,你要問我學校及一般生活狀況我很樂意分享,但這樣在我一聽之下就分明是個標準的因為這邊是個gay friendly的城市,因為又想來呼吸自由的新鮮空氣所以來唸書的例子,那就很抱歉了!

因為一來想唸書,請考慮正當性,而不是因為這邊有gay life可以享受!我以前有個朋友的直屬學長,就因為這樣的原因而硬是申請舊金山的program,理由不是學校好,不是program真的好,而是因為他想過兩年自由的gay life,這在我看來實在是宇宙無敵之ridiculous!
而拒絕原因之二,既然我就是標準against這樣出國的理由的人,我去回答你什麼怎樣享受這邊gay life的問題,讓人好像以為我也就是因為這樣才出來的似的。

移民,當然更不用說!!如果你是抱著這種心態,相信這樣作下的決定加上如果沒有真的可以生存的辦法或能力,這樣的移民生活會是很辛苦的。

我之前dating了兩個月的印尼男有次就跟我說,其實他覺得留學生裡面都是那種亞洲的gay才會留下來,我想理由大概是差不多的。但也就是這樣,才有著這麼twisted的亞洲市場在這邊。

畢竟沒有真有一技之長,要在國外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可沒那麼容易。你,總不會在那邊作著到夜店坐坐就可以釣到一個凱子白人從此人家供養你一輩子,然後你也不需要再工作的春秋大夢吧?!

雖然即使我們大多都有像女生那樣想做盈盈美帶子少奶奶的夢,但身為男人,還是自食其力自己養活自己比較noble一點,你說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snven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